编辑推荐
本书以惊心动魄的笔触撕开金融史的光鲜表皮,直指现代信用诞生的血腥真相。当炼金术士的坩埚沸腾、绞刑架上的伪造者奄奄一息、黑奴贸易的镣铐叮当作响——文纳林德用档案的灰烬重燃历史的火焰,揭示金融革命实为一场暴力、奴役与认知革命的合谋。若你以为英格兰银行的崛起是自由市场的颂歌,本书将让你听见货币背面镌刻的哀嚎。
书籍封面
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375.html
内容简介
1620-1720年的英国金融革命中,信用从金属货币的桎梏中挣脱,催生了国债、证券与纸币体系。本书以三组致命关系解构这场变革:炼金术思想如何将货币重塑为"激活社会潜能的灵药";死刑威慑如何成为维护信用信任的终极武器(伪造纸币者被绞死,剪裁硬币者视为叛国);奴隶贸易又如何成为南海公司稳定国债的"血腥抵押"。从哈特利布学派的乌托邦实验,到英格兰银行与财政部的权力博弈,文纳林德证明:现代金融的基石,浇筑着暴力与殖民的骸骨。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375.html
作者简介
卡尔·文纳林德(Carl Wennerlind),美国经济思想史专家,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巴纳德学院经济史教授。研究聚焦早期现代欧洲政治经济学与科学哲学的交汇,擅长以跨学科视角解构金融制度的意识形态根源。《信用之灾》获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被誉为"金融史的哥白尼革命"。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375.html
本书金句
- "信用让世界运转,也能让世界崩溃——它生于希望与恐惧的激情,消逝时连灰烬都无从寻觅。"(达文南特)
- "绞刑架是守护信用的最后哨兵,伪造者的尸体比银币更值得信赖。"
- "南海公司的股票在伦敦交易所飙升时,大西洋底的奴隶镣铐正锚定着国债的'信用'。"
- "炼金术士追求点金石,政治家铸造信用——二者皆企图从虚无中召唤财富的幽灵。"
- "英格兰银行的独立宣言,实为财政部、议会与针线街老妇人(Bank of England)的三方角斗场。"
读后感
合上书页时,仿佛听见硬币坠地的铮鸣与镣铐摩擦的闷响在耳畔交织。文纳林德撕碎了金融史的理性面纱:当墨文·金以"道德风险"为由拒绝救市,任由金融危机吞噬英国经济时,他的剑桥学究式固执与三百年前将剪币者送上绞架的蒙塔古如出一辙——信用体系从诞生起就浸泡在暴力合规化的悖论中。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375.html
最刺痛的并非历史的残酷,而是其未终结性。书中"信用炼金术"的隐喻直指当下:当央行量化宽松的"魔法"将债务点化为流动性,当比特币信徒鼓吹区块链的"去信任化",我们仍困在1720年南海泡沫的镜像里——人类永远企图用技术巫术解决自己制造的信用焦虑。而书中那个被遗忘的细节更令人窒息:南海公司用贩奴利润担保国债时,伦敦咖啡馆里的投资者们正热议"金融创新",奴隶船甲板上的血污从未出现在他们的资产负债表上。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375.html
这不仅是金融史,更是一部认知暴力史。当"信用"从维系社区互惠的纽带,异化为国家用绞架与殖民维护的抽象符号,文纳林德让我们看清:每个英镑符号背后,都站着一位持枪的隐形守卫。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375.html
豆瓣评分
8.5分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375.html
《信用之灾》电子书下载
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375.html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375.html本站为非经营类网站,资源全部来源于网络,不制作和存储任何资源,资源版权归原著作权人所有,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涉版权或其他问题请E-Mail联系,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