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当博物馆不再只是存放文物的仓库,而成为操控公众行为的隐形机器——英国文化研究巨擘托尼·本尼特以福柯式的手术刀,剖开博物馆温雅表皮下的权力经络。本书颠覆“文化圣殿”的浪漫想象,揭示19世纪公共博物馆如何借科学分类之名,行社会规训之实。从展柜排列到参观路线,每一寸空间都是精心设计的治理工具,比监狱更温柔,比学校更隐蔽。
书籍封面
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452.html
内容简介
本书以“治理术”为解剖刀,重构博物馆诞生的政治逻辑: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452.html
- 从密室到广场:皇室珍奇屋如何蜕变为大众教化工具,藏品从君主权力象征变为公民规训媒介;
- 空间的阴谋:单向参观路线如何替代狱卒监视,低密度展陈怎样驯化注意力;
- 进化叙事陷阱:人类学标本的“原始→文明”序列,如何为殖民主义提供学术背书;
- 温柔霸权:周日免费开放政策怎样将工人从酒馆拉进文明殿堂,完成自我规训的闭环。
特别聚焦1851年伦敦世博会与南肯辛顿博物馆案例,展现展览综合体如何成为现代性操控实验室。
作者简介
托尼·本尼特(Tony Bennett),英国文化社会学旗帜人物,曾任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文化与社会研究院教授。擅将福柯治理理论植入物质文化分析,开创“博物馆政治学”研究范式。著有《文化:改革者的科学》《形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等,被誉为“颠覆博物馆玫瑰色滤镜的暗夜启明者”。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452.html
本书金句
▸ “博物馆是进化的机器,参观者既是观众又是零件”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452.html
▸ 玻璃展柜的冷光里藏着比镣铐更有效的规训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452.html
▸ “当工人自觉避开酒馆走进博物馆,权力已无需挥舞皮鞭”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452.html
▸ 殖民者用人类学标本搭建的阶梯,永远将自己置于顶端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452.html
▸ “单向参观路线是民主时代的精神牢笼”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452.html
读后感
合上书那晚,我站在省博青铜器展区,突然看清了无形的手——那些“禁止触摸”的标签、迂回的单向通道、灯光聚焦的镇馆之宝,原来都是百年前设计好的行为程序。本尼特最狠辣的洞察,是指出博物馆如何把压迫包装成馈赠:当你在“非洲部落”展柜前感叹文明优越时,已然掉进殖民叙事的陷阱;当顺着箭头“高效参观”时,正实践着维多利亚工厂主的效率崇拜。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452.html
最震颤的是对“周日开放”的祛魅。原以为这是民主进步,实则是精妙的社会改造工程——用拉斐尔油画置换工人酒杯,用免费暖气诱使他们离开酒馆。博物馆成了温柔的思想牢房,观众自愿戴上眼罩,只凝视权力允许凝视之物。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452.html
书中对东亚博物馆的缺席令人扼腕,若将紫禁城从帝王私藏到人民故宫的转型纳入分析,或能引爆更剧烈的思想核爆。但本尼特埋下的种子已足够锋利:下次当你被导览路线裹挟时,请记得,那条路在150年前已被规划成规训的轨道。
豆瓣评分
8.6(文化研究类TOP50|“拆解博物馆暗权力的里程碑之作”)
《博物馆的诞生》电子书下载
本站为非经营类网站,资源全部来源于网络,不制作和存储任何资源,资源版权归原著作权人所有,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涉版权或其他问题请E-Mail联系,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