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我是马拉拉》不仅是一位少女的成长史诗,更是勇气对抗暴力的生命宣言。马拉拉用笔尖刺破黑暗,让世界听见被噤声的呐喊。这部自传以质朴文字承载震撼力量,被《时代》周刊评为“撼动世界的16本书”之一。当子弹试图扼杀一个女孩的求学梦,它反而点燃了全球教育平等的火炬——这本书正是那簇火焰的永恒印记。
书籍封面
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513.html
内容简介
巴基斯坦斯瓦特河谷,15岁的马拉拉因倡导女性教育权遭塔利班枪击头部。奇迹生还后,她以自述揭开战火中的童年:在父亲创办的学校寻找光明,用匿名日记揭露塔利班暴行,最终成为全球教育运动的象征。本书以“教科书被焚毁的焦味”“校车上的枪声”等细节,带读者亲历压迫与抗争的硝烟,见证一个女孩如何用课本对抗枪支。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513.html
作者简介
马拉拉·尤素福扎伊(Malala Yousafzai),1997年生于巴基斯坦教育世家。11岁起匿名撰写BBC教育日记,15岁遭塔利班刺杀。康复后创立马拉拉基金会,推动全球130个国家女童教育。17岁成为史上最年轻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被联合国任命为和平大使。与英国记者克里斯蒂娜·兰姆合著此书时仅16岁。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513.html
本书金句
- “他们可以射穿我的身体,但无法射穿我的梦想。”
- 当父亲说“马拉拉会像鸟儿一样自由”,我追问:“可笼子的钥匙在谁手里?”
- 在子弹击中头颅的瞬间,我忽然明白:沉默的代价比发声更昂贵。
- 真主赐予我第二次生命,只为让我替失学女孩说一句话:“我们想要课本,不要裹尸布。”
读后感
合上书页,掌心仍残留文字的温度。最刺痛我的不是枪击现场的鲜血,而是马拉拉在病床上写下的“现在我的头发很小”——那个爱美的少女连照镜子都要重新学习勇敢。当塔利班焚烧女校时,她偷偷把课本裹在披巾里行走,这画面让我想起自己书架上蒙尘的教材。我们习以为常的课堂,却是她们以命相搏的战场。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513.html
书中真正的英雄不是马拉拉,而是千千万在枪口下坚持上学的无名女孩。她们用铅笔在田埂上演算数学题,在轰炸间隙背诵诗歌,用知识缝合被战争撕裂的故乡。最震撼的是马拉拉中枪后第一句话:“我父亲在哪里?”——即便濒死时刻,她仍坚信教育启蒙者的力量胜过子弹。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513.html
这本书像一面镜子,照见我们对待教育的态度。当抱怨网速太慢时,地球另一端的孩子正为争取一张书桌流血。马拉拉教会我的并非英雄主义,而是每个普通人都能成为投进死水的石子:当你在课堂翻开书本,已是对远方抗争者的声援。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513.html
豆瓣评分
9.0(基于27,683条评分)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513.html
《我是马拉拉》电子书下载
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513.html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513.html本站为非经营类网站,资源全部来源于网络,不制作和存储任何资源,资源版权归原著作权人所有,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涉版权或其他问题请E-Mail联系,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