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罗翔教授以“法律界的逻辑诗人”著称,将晦涩的刑法原理转化为大众能共鸣的生活哲学。本书突破传统教材框架,用“张三宇宙”的鲜活案例拆解法律内核,穿插哲学思辨与人性探讨,让刑法从冰冷的条文变为审视社会的透镜。第二版新增《刑法修正案》解读及“药神案”“反杀案”等热点争议,堪称公民法治意识的启蒙之书。
书籍封面
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725.html
内容简介
全书以“刑法是犯罪人的大宪章”破题,从刑罚起源、罪刑法定等基础原则切入,通过四大部分展开: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725.html
- 刑法根基:阐释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揭示刑罚权边界;
- 犯罪论:用“粪坑案”“魔术道具假币案”等争议案件解析犯罪构成;
- 刑罚体系:探讨死刑存废、社区矫正等现实困境;
- 热点聚焦:正当防卫认定、性侵未成年人追诉时效等社会痛点均有深度回应;
书中贯穿对权力制约、人性尊严的思考,使法律知识成为理解正义的桥梁。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725.html
作者简介
罗翔,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刑法学研究所所长。因授课视频破圈走红,被誉为“法治启蒙者”。其风格兼具理性锋芒与人文温度,擅用苏格拉底式诘问引导读者反思法律与伦理的边界。主持多项国家级法学课题,著有《刑罚的历史》《圆圈正义》等作品。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725.html
本书金句
- “刑法不仅要惩罚罪犯,也要约束权力,否则比犯罪更可怕的是不受限制的公权。”
- “勇敢是在知识不足时依然坚持做对的事,而非精算风险后的行动。”
- “法律永远在寻找平衡点——既要向前看预防犯罪,也要向后看实现报应正义。”
- “法治的初衷不是制造‘完人’,而是让普通人能在规则中安心生活。”
读后感
翻开这本讲义,最震撼的是罗翔对刑法精神的诠释:法律并非高高在上的戒尺,而是保护每个平凡人的盾牌。书中“邓玉娇案”与“于欢案”的对比分析,让我看到正当防卫条款从纸面走向现实的艰难历程;而对“恶意年龄补足制度”的探讨,更揭示法律如何在惩罚与挽救间寻找平衡。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725.html
相比专业术语堆砌,罗翔更擅长用“粪坑案”这类荒诞案例引发深思——当防卫者反成被告,是否意味着法律背离了常情常理?这种带着烟火气的普法,让人意识到刑法不仅是法官的裁判指南,更是公民对抗不公的武器。书中对“法益与伦理”的辩证讨论尤具启发性:法律需尊重民众朴素的正义感,但也不能被舆论裹挟。读完深感法治社会的核心不在条文多严密,而在权力是否甘愿被关进制度的笼子。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725.html
豆瓣评分
9.2分(基于12,000+读者评分)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725.html
《刑法学讲义(第二版)》电子书下载
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725.html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725.html本站为非经营类网站,资源全部来源于网络,不制作和存储任何资源,资源版权归原著作权人所有,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涉版权或其他问题请E-Mail联系,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