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泉涌动》| 袁先欣 | “到民间去”与1920年代中国的文化再造

rick_qi
rick_qi
管理员
1471
文章
0
粉丝
文学评论23阅读模式

编辑推荐

一部颠覆“五四”传统叙事的重磅研究!聚焦“到民间去”这一被忽视的思想浪潮,揭示1920年代知识分子如何重构中国社会认知。从李大钊的农村理想,到周作人的民俗转向,本书以民粹主义为线索,串联起文化运动、政党政治与民众觉醒的隐秘关联,展现中国现代转型的思想激流。

书籍封面

地泉涌动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736.html

内容简介

《地泉涌动》深入1920年代中国知识界的“到民间去”风潮,剖析俄国民粹主义如何经李大钊、周作人等传入,并重塑中国知识分子对“民间”的想象与实践。书中打破“启蒙-被启蒙”的简单框架,揭示“民间”如何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农村、边疆等具体空间,进而催生民俗学兴起、政党政治变革与社会运动转型。通过思想史与运动史的双重透视,本书重现了文化再造中国的关键十年。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736.html

作者简介

袁先欣,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为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史。擅长以跨学科视角解读现代中国的知识转型,著作注重思想脉络与社会实践的互动,曾获人文社科领域重要奖项。《地泉涌动》是其深耕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里程碑式成果。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736.html

本书金句

  1. “到民间去”不仅是口号,更是知识分子重构自身与民众关系的运动式实践。
  2. 李大钊将农村视为“现代文明导线”,周作人却在歌谣中窥见民间黑暗的深渊。
  3. 民俗学诞生于文化精英对“真实民众”的焦虑——既要呈现民间,又恐惧其蒙昧。
  4. 政党政治争夺“民间”定义权时,农民从抽象符号变为阶级革命的实体。
  5. 地泉的涌动预示了还未来但将要来到的许多东西。

读后感

翻开《地泉涌动》,1920年代的思潮激荡扑面而来。最震撼的是书中对“民间”概念的解构:李大钊号召青年下乡时,将农村想象成未被污染的乌托邦;而周作人翻译石川啄木诗歌时,却直面民众的麻木与隔阂。这种撕裂恰恰揭示了知识分子的困境——他们试图用歌谣调查、民俗研究“捕捉”民间,却始终难逃精英视角的桎梏。当政党力量介入后,“民间”更沦为政治动员的工具符号。书中对顾颉刚妙峰山调查的剖析尤为犀利:学者们带着启蒙使命走进庙会,最终在香客的虔诚前陷入失语。这种思想与现实的碰撞,正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残酷隐喻。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736.html

豆瓣评分

8.7(新书热评中)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736.html

《地泉涌动》电子书下载

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736.html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736.html
本站为非经营类网站,资源全部来源于网络,不制作和存储任何资源,资源版权归原著作权人所有,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涉版权或其他问题请E-Mail联系,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
weinxin
axin75889
微信号已复制
网盘文件访问密码:068966
找书请加站长微信:axin75889,朋友圈每日更新最新电子书,关注站长不迷路,如遇下载失败请微信联系!
 
rick_qi
  • 本文由 rick_qi 发表于2025年9月8日 10:21:4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dogbook.cc/3736.html
  • 中国思想史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