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汉学巨擘史景迁弟子欧阳泰的这部新作,以精湛的叙事技巧还原了一段被尘封的中西交往传奇。本书颠覆了传统历史书写中“西方先进、中国封闭”的刻板印象,通过荷兰使团的成功案例,揭示了文明对话的另一种可能——尊重与适应而非对抗。其文笔生动如历史小说,细节饱满,让读者仿佛亲历18世纪的冰雪旅途与宫廷盛宴,堪称全球史研究的典范之作。
书籍封面
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4326.html
内容简介
1795年,荷兰东印度公司以恭贺乾隆皇帝登基六十周年为由,派遣使团穿越中国腹地抵达北京。与两年前失败的马戛尔尼使团不同,荷兰人遵循清朝礼仪,受到热情款待:参与冰嬉庆典、游览圆明园甚至踏入皇帝寝居区。本书以大量档案为基础,追踪使团正使得胜、副使范罢览等人的旅途见闻,从珠江的暖风到华北的冰雪,再现了清代中国的社会图景。作者欧阳泰指出,这次“寒暄式外交”的成功,证明了东亚朝贡体系下的交往逻辑并非僵化封闭,而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冲突论”亟需反思。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4326.html
作者简介
欧阳泰(Tonio Andrade),美国著名汉学家,埃默里大学东亚系教授,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师从史景迁和欧洲史专家帕克。主要研究全球史视野下的中国军事史、中西交流史及殖民主义比较,尤其擅长明清与荷兰东印度公司关系史。其代表作《从丹药到枪炮》曾引发学界广泛讨论,本书延续了他跨文化研究的敏锐视角,以多语言档案重构历史现场的能力令人叹服。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4326.html
本书金句
- “外交并不总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它也可以是维护关系的一种方式。”
- “荷兰人比英国人更愿意适应其他方式,至少在东亚如此。”
- “历史的意义,不仅在于判断过去,更在于让理解继续发生。”
- “叩头并非奴颜,而是一种‘礼’,是对秩序的敬意。”
读后感
阅读《最后的使团》,仿佛跟随荷兰使团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壮游。欧阳泰以细腻笔触描绘了使团成员在严寒中的跋涉、与清廷官员的周旋,以及乾隆皇帝展现的慷慨与智慧。最令人深思的是,本书打破了“落后必挨打”的单一叙事,揭示出1795年的中西相遇本有和平共处的可能。荷兰人的“顺从”并非懦弱,而是对异质文明的尊重;清帝国的“傲慢”实为对既定秩序的维护。当小德经抱怨马车颠簸、范罢览沉醉于收藏中国器物时,人性的鲜活与历史的偶然性跃然纸上。这本书不仅是对一段被遗忘历史的抢救,更是对当今文明对话的深刻启示。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4326.html
豆瓣评分
8.3分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4326.html
《最后的使团:1795年荷兰访华使团及被遗忘的中西相遇史》电子书下载
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4326.html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4326.html本站为非经营类网站,资源全部来源于网络,不制作和存储任何资源,资源版权归原著作权人所有,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涉版权或其他问题请E-Mail联系,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