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我的哲学探索》是金观涛晚年思想的集大成之作,以“真实性哲学”回应现代性危机。书中打破传统认识论框架,将科学、人文与历史熔铸一体,提出“认知结构本征态”“三种真实性”等颠覆性概念。若你曾困惑于虚拟时代的真实感消逝,或对科学理性与人文价值的割裂深感不安,这本书将为你提供一把打开思想新维度的钥匙。
书籍封面
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212.html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梳理了金观涛从“系统的哲学”到“真实性哲学”的思想跃迁。核心围绕“真实性”重构认识论: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212.html
- 批判客观性神话:结合量子力学实验(如贝尔不等式验证),揭示“客观存在”实为认知结构与世界耦合的“本征态”。
- 提出三重真实性:科学真实(受控实验可重复)、社会真实(主体间共识)、个体真实(非公共经验),三者不可化约。
- 方法论革命:以控制论、系统论为工具,分析认知结构的封闭性、内稳态与结构稳定性,为哲学注入实证基因。
书中贯穿对启蒙运动、辩证法困境的反思,最终指向为现代人重建精神根基的野心。
作者简介
金观涛(1947-),中国思想史学者、哲学家。曾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讲座教授,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座教授。与妻子刘青峰提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理论,代表作《兴盛与危机》《开放中的变迁》颠覆传统历史叙事。晚年转向哲学本体论研究,创建“真实性哲学”体系,致力于弥合科学与人文的裂痕。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212.html
本书金句
- “真实性的消失,本质是人不再相信超越个体的价值。”
- “科学真实的基石不是客观性,而是受控实验的普遍可重复性。”
- “人文的真实性在终极关怀中显现,它不需要科学来证明,正如爱不需要物理公式。”
- “当我们把‘客观’放入括号,世界并未坍塌,反而在主体与符号的互动中重生。”
- “没有结构稳定的认知耦合,就没有可共享的经验;没有可共享的经验,理性便沦为独白。”
读后感
读《我的哲学探索》,像跟随一位思想攀登者穿越迷雾。金观涛不满足于解构——他拆解“客观性”神话时,用控制论证明认知是主客体耦合的本征态;但更动人的是建构野心:当科学理性遭遇量子力学颠覆,当人文价值被相对主义侵蚀,他提出“三重真实性”作为新的精神锚点。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212.html
最触动我的是他对“公共性”的剖析。传统理性依赖“客观即公共”,他却指出:公共经验可因认知结构稳定而共享,但迷信的传播何尝不是一种“公共”?真正的理性基石应是“经验的可重复性”,这既包容科学实验的可验证,也为个体真实(如艺术体验)留下空间。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212.html
书中对教育、AI伦理的延伸思考尤显迫切。当算法模拟人类情感,若我们仅以“是否逼真”评判,便落入技术主义陷阱——他提醒我们追问:这种模拟能否在主体间建构意义?若无价值根基,数字文明或将沦为空心丰碑。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212.html
这不是易读的书,但它的艰深恰似一把锉刀,磨去思想锈迹后,露出对现代人精神处境的深切关怀。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212.html
豆瓣评分
★ ★ ★ ★ ☆ 8.7(哲学类TOP 15%)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212.html
《我的哲学探索》电子书下载
城通网盘下载[/url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212.html 文章源自狗狗书屋-https://www.dogbook.cc/3212.html